close

「部落格是什麼啊?」坐在旁邊的正妹同學問道。

「阿災,大概是可以抒發情緒的網站吧!」我回答。

  這段對話發生在國中時,第一次聽到「部落格」一詞的某個演講場合上。當時,網誌服務才剛起步,還不太有人知道網誌是什麼東西。誰知過了不久,寫網誌成了風潮,班上大概一半同學以上都有「無名小站」帳號。而這股網誌熱也一直燒到高中。然而,有些時間點就像是分水嶺,會使人毫無理由地從一件事物上跳脫到另一件。好比高中時廣泛使用的「奇摩即時通」到了上大學的第一天會瞬間變成「MSN」,寫網誌的習慣到了大學似乎就停了。

  剛閒來無事地重回國中、高中、大學同學們的部落格,看著大部分不是荒煙漫草就是早已滅村的部落不禁望村興嘆。當年門客來往甚多、留言交流頻繁、站長文章連發的盛況如今人去樓空,心中的慨嘆跟當年劉禹錫走進烏衣巷的滋味差不多吧!

  臉書(facebook)就算不是壓垮寫網誌的最後一根稻草,也必定是最大的一根。臉書的便利性以及可以隨時發篇當下心情的特性瞬時拉走許多部落客。更諷刺的是,有些人留在網誌的最後一句話是寫著類似「我要轉移到 facebook 了,掰掰!」的話語,這感覺就像是被敵人俘虜前最後再放一把火燒掉部落一樣淒涼。

  然而,我覺得網誌的有些特性是臉書無法取代的,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死守著 Remoting's World 的原因 XD 臉書雖然有網誌的功能,但大多時候只是拿來書寫當下的短期感受。但如果每次都只是花個幾秒、匆忙寫下幾句話而已,我覺得並不能將真正的內心想法或感受表達出來。好比如果要寫看書的心得時,在臉書上可能只是寫下「哇!看完覺得好感動 QQ」一句話而已,然後過了一晚,這則動態就已經洗出時間軸之外。等到再開臉書首頁時,一切又是全新的動態。那份讀書的感動終究石沉大海。

  反觀寫網誌的結局就不同。為了寫出真正的感動,可能會不斷搜尋書籍介紹或是他人心得。自己提筆時,又會不斷修改、斟酌,盡全力想把內心想法表達出來。於是,就在重複喚醒書中情節的過程中,不但能細細咀嚼書中的感動、將其內化心中,也能真正將這份感動呈現眼前。甚至在未來想回味這份感動時,還可以很快在側欄的文章列表中找到。這種享受豈是臉書能辦到的?

  當然,現在寫網誌的人還是很多,網誌服務平台也是多如牛毛,不過我覺得在形態上截然不同。仔細觀察,現在的網誌逐漸走向「專業化」、有著明確的定位,像是科技趨勢、醫學新知、宗教人文、心靈勵志、旅遊分享、人文思考等等。相較以前網誌是「抒發個人感受、與朋友交流的留言板」,現在網誌反倒是「知識分享的平台」。不論是何者我都愛瀏覽,但如果網誌幾乎都是專業知識分享而不是情感抒發,那也太冰冷了些。

  說來真有趣,國中時對寫網誌提不起勁的我如今成為班上少數僅存的部落守城人。所以看到這篇文章的您,也趕快回去整頓部落吧!哪怕是一篇廢文也好,也不要怕別人笑,把內心想法寫出來吧!分享作家張曉風一段話:「重要的是,把我們遇見的小事當作生命中的巨大經驗,好好的、準準的、深深的、狠狠的把它寫出來。重要的是,不管是已經被燒得乾乾的壺,或久久尚未被端出來的甜點,都能對我們的人生有所啟悟。你仍在癡等著偉大的題材出現嗎?你仍在期待自己驚天地而泣鬼神的振臂一麾嗎?小心你的筆會在守候之際枯乾皴裂。而且,在我們設網捕捉小野兔的時候,說不定也可以順便捕到一隻碩大的銀狐呢!」

  總而言之,想法放在心中就像是沙粒放在杯水裡。臉書能讓我們看到的是因擾動而偶然浮起的沙粒,但想瞭解最深層的沉澱還是得靠網誌。因此,一起來找回寫網誌的榮耀吧!

附註:不知是否痞客邦嫌我太多話,每次文章寫到快千字時就開始變笨拙,如果再加上幾張圖片根本就變癡呆 =.=

附註2:無法小站已關閉;MSN 已併至 Skyp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moting 的頭像
    remoting

    Remoting's World

    remo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