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剖港」擴建二港口時,將紅毛港與旗津的陸地聯繫截斷,並在兩岸各設一座信號台。兩座信號台都以「高」字為建築物形狀,相互瞭望。位於南邊(紅毛港側)的高字塔因為是備用且未曾使用,所以後來改為高字塔文化藝術園區。幾年後,配合紅毛港遷村作業及紅毛港文化園區的設立,原先作為展覽用的高字塔更改為環形餐廳。不過取材時尚未營運。
18▲高字塔的無障礙步道;受法規規範之故,高字塔必須設置無障礙步道。但礙於腹地太小無法直線而上 ,於是採用類似阿里山小火車的「之」字型規劃。在夜間柔美的燈光照映下,步道可兼具無障礙設施及公共藝術之功用。(備註:其實若有需要,園區人員會直接引導需求者搭電梯)
18a▲無障礙步道旁的牆面上鑲嵌數個漁船名字的磚雕,見證那段輝煌的漁業歷史。
19▲從觀海平台仰望高字塔;潔白的外觀配上聳立的「高」字 ,看起來挺有氣勢!
20▲近看高字塔;近看突然覺得頭腳比例怪怪的,好像穿了一件不合身的蓬蓬裙......
21▲另一個角度看高字塔;圖右的護欄是園區的邊界,再過去就是泥灘了。
開啟南海壯闊的水門
讓無盡藍一直藍到門口
送來旗號繽紛的巨舶
用錨鍊轆轆來測量
究竟多深是高雄港
高字塔是開門的金鑰匙
三十年後重新被擦亮
迎著波上的豔陽,應著
門外燈塔守夜的閃光
初夏的長風送來海涼
讓我們一同攀登塔頂
聽海神深沉的催眠歌
哼吟三百年來的故事
把紅毛古村搖入了夢裡
縱然新世紀洶湧而來
風雲在港外不斷變幻
且枕著防波堤的長臂
看今晚的星光有何天啟 ── 余光中
觀海平台
觀海平台可說是園區的重頭戲啦!平台本身鄰接高雄港水域,平時即可欣賞高雄港內大型船隻、貨櫃裝卸機具、工業廠房等特殊地景。此平台的重點在於可近距離體驗大船入港的震撼!另外,此區域也有園區僅存的餐車(只是價格有點讓人難以下手)。建議還是自己帶茶水去,不然就忍耐一下,等旅途結束再出去吃吧!
22▲寬敞的觀海平台可瞭望北岸的旗津島、繁忙的作業港以及平時難得見到的大型貨船
29▲今仔日是快樂的出航期~ 無限的海洋也歡喜出航的日子~ 《快樂的出航》
30▲觀海平台上的小餐車;也許是路途遙遠才會價格不斐。想省錢的還是自行帶茶水吧!
天空步道
橫跨紅毛港文化園區的天空步道,前身是台電大林火力發電廠的運煤輸送帶。在紅毛港遷村前,這條藍色運煤帶橫亙在紅毛港聚落上空。但運煤帶已卸下輸送煤炭的功能,並且換裝為白色外殼,在藍天之下格外耀眼。遊客在此可往天空更靠近一步,觀賞紅毛港美麗海景。
32▲此圖為紅毛港遷村前的情況;近端為高字塔文化園區、中間藍色帶是運煤輸送帶(現在的天空步道)、左邊一大群住宅為紅毛港聚落
36▲不知大船上的船員看著我們這些看他們的遊客,心中在想什麼呢?
紅毛港渡輪站與遊艇
舊有的紅毛港渡輪站原本是紅毛港居民的聯外管道,但在遷村後便順勢廢除。配合文化園區的開闢,紅毛港渡輪站整個重新打造。除了建造嶄新的渡輪站之外,所用的接駁船艘也不再是渡輪,而是全新打造的遊艇,讓到訪遊客有全新體驗。
38▲站在渡輪站的屋頂平台上也可欣賞海景。圖下方的浮台是渡船口。
39▲遠方的紅色鐵條便是地理課本會教到的中國造船(台灣國際造船)
40▲候船室內部;內部潔白明亮的寬敞空間,讓遊客不會感到壓迫感而能從容候船(說不定有人正坐在這偷偷看著曾綁架的女兒...)
43▲接駁遊艇內部;舒服的沙發、液晶電視、吧檯、藏書櫃,讓人好想在此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