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談命與人生的關係吧!既然生死榮辱皆是命,是不是就只能單純認命而無所為呢?
當然不是!不然書局裡的名人自傳區早就被火燒了,反正人生改不了,讀偉人的一生又有何用?所以現況並非如此。
在此先來談談兩位作者:袁了凡與蔡伶姬。
以前國小時,我在同學家的書櫃上翻到了袁了凡的自傳《了凡叔叔說故事》。這本是專寫給兒童看的《了凡四訓》,也的確讓我印象深刻至今。稍微說明一下故事內容。
袁了凡在考科舉之前曾被算過命,爾後這些算命內容也一一應驗,因此他認為命運不可改變。後來袁了凡遇見了一位禪師並與他靜坐三天兩夜皆無所動。禪師當時原認為此人是看破世俗的奇葩,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袁了凡只是認命而無所為。後來在禪師開導袁了凡命數其實可以改變之後,便頓悟而積極為善助人,從此改變了一生。最後袁了凡並沒有像算命師所說會 53 歲壽終並且無子嗣,反而生下兒子,並於 69 歲那年寫下《了凡四訓》以示後人。
記得開頭提到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嗎?原文其中一個版本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十一擇業與擇偶,十二趨吉及避凶。假使人生的組成分成十二等分,無法改變的「命」、能被算命師算出的「命」只佔 1/12 而已!所以如果棄另外 11/12 不顧而鑽牛角尖、俯首稱臣於僅佔 1/12 的「命」,人生大概就真的只有領便當的份了。
蔡伶姬則是一位自稱能通靈的女士,曾在全台各地或是電視上替人解惑。讀過她的幾本書,主題都是圍繞在「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這段話。雖然有人撰書批評她的作風,但我覺得她的前世因果論到誠屬貼切。蔡伶姬書中的主角大都沉浮於人生低潮,而伶姬總以前世的孽緣來說明今生的惡果。但不只認命,作者更想告訴我們前世的因緣只能解釋今生的一部份,其餘則靠自己今生的播種。於是,這輩子的榮祿禍福是根於如同歌詞「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而當生命完結時,今生的一切總括會「遺傳」到你的下輩子,化成下輩子的那「三分」。雖然無法證明,但這聽起來,「前世因果」倒也能跟「命」來個相互輝映。